010.jpg

春節走的最遠之旅點就是這天了----美濃挖地瓜活動。台灣許多小鎮極待探索,自行遊盪也有其樂趣,但是如有當地人帶領或參與舉辦之在地活動更能深入該地特色,所以近年來愈發熱衷此類旅遊。無意間發覺在地有心人創辦之社區文創單位:『野上野下』,台灣300多個鄉鎮真的有賴如此熱情新血開創生機。淺入瞭解其發跡源末後,更想支持此類文創-----這也是使在地人根留故鄉又可留下或開創當地之人文風情之法。年前錯失『撿紅豆活動』,終於報名上過年挖地瓜的活動怎麼也不能錯過,又可拜訪心心念念許久之『鍾理和文學紀念館』、吃吃網友推薦之客家小吃及『客家文物館』等景點,真是期待許久哩。(文字取自官網:關於【野上野下】 2008年的夏天,一群還留在美濃關注在地社區的老後生與嫩後生共同催生了一本關於慢遊美濃及水圳玩耍的小冊子。我們為這本小冊子取名為「野上野下」。「野」,在字義上與「宅」相反。在客家話裡,「野上野下」指的則是四處玩樂、遊手好閒。而我們恰好就是要從這悠閒、四處遊盪、好奇的心情裡,從後生青年的視角、非正史而是野史的書寫方式,來留下美濃這塊土地上的點點滴滴。大家編出了興趣,於是構想了越來越多的主題,想要搞出一系列的「野上野下」手帖,讓朋友們可以藉由這些手帖來更認識美濃。)

 

雖是大年初六但仍擔心塞車事宜,一早不到六點便南下,一路令人驚訝的暢行無阻,途中還至休息站補充熱量,居然不到九點便至美濃,趕緊聯絡相關單位是否改成上午場,更改成功便先至目的地,磨刀霍霍準備下田囉。步行時見週遭皆為蝴蝶翩翩、綠意層疊,令人暢意。幸好改為早上,一則妞們體力正佳,二則烈日未毒,三則還未塞車(聽說美濃只要是假日下午,必會塞車)。老賴與我處理約10公尺之田,妞們在旁也有模有樣的玩了起來(也因為無農藥才放心讓她們下田盡情玩,否則根莖食物之下藥之猛實令人無法招架),挖掘過程一直有小蟲出現(天牛等),使人開心,連它們都如此生龍活虎,相信這等食材絶對天然。

 

努力了大半天終於收成完畢,意外之喜的是老賴還因為細心挖使一串15條地瓜全不中斷而得第一,獲贈啟尚哥紅豆一包咧,讓他因挖地瓜而起個大水泡的手心得到安慰。開心的還有妞們,在田裏東奔西跑一上午,衣服全濕又沾滿土地芬芳,但又何妨,衣服可以換、頭毛可以擦、,褲子可以拍….,但是快樂時光難尋。努力後,吃上數碗主人家準備之紅豆地瓜甜湯,哇~~幸福兩字不足形容。

 

休憩之餘,啟尚哥見田中尚有多起未完全開挖之隆起,於是大鋤一下又是數個小地瓜掘起,小蘿蔔頭們跟在後面撿的不亦樂乎,妞們也超爭氣的,將本來半滿之袋裝至七分,呵。結束後便至一旁住家之水池洗滌,又省水和環保,然而看到這天然聚水池,思念起小時俺在河邊洗衣之景,真是年代久遠哩。水窟旁還種多株波羅密,結了超大果實令人垂涏,引起老賴覬覦且難得主動要求合照哩。野放妞們到田中至近午,依依不捨和農家及『野上野下』道別,來祭祭五臟廟吧。

野上野下官網介紹:

啟尚哥,是美濃的資深有機農民

在美濃種「有機」會被笑的年代裡,啟尚哥就開始了他的實驗…稻米、地瓜、玉米、黑豆、黃豆

不問收成的耕種熱情感染了很多人,包括自己的妹妹---雪梅姐

啟尚哥很喜歡朋友去他的田裡玩,這次開放了挖地瓜體驗,邀請大家一起來眾樂樂~

 

驅車前往網友介紹之『劉媽媽客家菜』,雖非客家人,但是對於客家菜總有股親切感,後查詢故鄉資料才知,俺從小之鄉為客家開墾的地方,且以客家人為主。原來總覺親近之味是祖母擅長之手路菜或糕稞,現已無親近長輩可詢問而記憶之味道是無法磨滅的。過年來此觀光熱鬧勝地的餐廳,招牌寫著不好吃不用錢,進門滿間人潮幸而還餘一桌,點了炒野蓮、炒板條、芹菜羊肉及福菜白肉湯等,價位中等,但是口味一般和竹苗觀光區無不同,可能人潮多應沒發揮平日水準,心目中最好客家菜(擅煮的婆婆超級推薦)為苗栗大湖途中之店,名稱一時想不起,但是此家道地到可讓人專程去吃而不覺遠途。(改天再介紹)

 

最後一點值得記載的點為『鍾理和文學紀念館』,一個在台灣文學史被稱為『倒在血泊中的筆耕者』而其愛情故事也是在當時之美麗的異數。好奇民間合力興建第一座平民文學家紀念館是如何保存及呈現及景仰其此文學家之細節逐來到此地,見到珍貴手稿及作品和生平在其中因人潮三兩而能細細品味,也隨之驕傲全球第一顆以近代華人作家命名的小行星「鍾理和」,紀念這位「倒在血泊中的筆耕者」。聞著久未人居之古味、看著充滿溫度字跡、有時分心要妞們輕聲細語、緩緩走完三層建築,似乎更貼近其作品了。回到一樓買了美濃社區所繪之明信片及月曆,感覺可以將此感動延伸回家。

 

最近在門前之文學步道一一瞻仰了30多位文學家之作品選句,有著台中文化中心創辦人陳千武、《裨海記遊》之郁永河、台語詩〈女工悲曲〉之薄命詩人楊華、台灣文學史第一人------葉石濤、 台灣大河小說開創者----鍾肇政及廣為人知〈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之作詞者王昶雄.…..等。複習一遍諸位大師名言語句彷彿洗去諸多塵囂氣味,達到腹中有書氣自華之境界哩。

 

美濃,一個值得再訪之地,農耕寫意之樂,於此,似乎展開。

 

官網資料:

一、「鍾理和紀念館」是文學界林海音、鍾肇政、葉石濤、鄭清文、李喬、張良澤等6人,有感於從日據時代以來台灣本土作家,許多前輩已經凋零,遺憾的是他們的作品、手稿,後人不知珍惜保存,或無保存之處,隨著時間次第湮沒,實在是台灣文學史上莫大損失,於1979年6月具名發出籌建「鍾理和紀念館」啟事,獲得社會熱烈響應,由鍾理和家屬無條件提供鍾理和晚年生活、寫作的故居美濃鎮尖山山麓土地,動員社會力量,由民間合力建成,是台灣由民間合力興建的第一座平民文學家紀念館,益加值得珍惜紀念。

二、《原鄉人》故事的主角,鍾理和與鍾平妹相戀時因兩人同姓「鍾」而遭受家人的反對,不識字、從未離開家裡的平妹竟然與鍾理和一起離開美濃,逃到東北去,這段故事與鍾理和的文字在這紀念館裡都可以找到一些線索,平妹的家、鍾鐵民(作家,鍾理和之子)的家,就在一旁。

三、全球第一顆以近代華人作家命名的小行星「鍾理和」,紀念這位「倒在血泊中的筆耕者」。

發現這顆小行星的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表示,台灣已為20多顆小行星命名,名稱多數是科學家、縣市地名,以文學作家命名是第一次(2012),也是全球首度以近代華人作家命名,過去大陸曾以古文人「蘇東坡」為小行星命名。負責命名人員之一張光祥表示,命名須送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審查,以華人文學家命名,希望讓世人重視華文文學的價值,原本思考過其他同樣重量級的作家,例如吳濁流等人,但鍾理和與妻子當年從台灣遠赴大陸再返回,在原鄉人一書中對「原鄉」有許多探討,就像是天文學家研究小行星,探尋太陽系起源的意義。

 

鍾理和數位博物館

http://km.moc.gov.tw/zhonglihe/01/main_01.htm

野上野下

http://wildandfield.blogspot.tw/2013/02/blog-post.html

一開始就不孤單介紹之美濃客家菜-劉媽媽

http://blog.roodo.com/zozoyoyo2/archives/18553821.html

 

 

 002.jpg

001.jpg 003.jpg 005.jpg 006.jpg 007.jpg 008.jpg 009.jpg  011.jpg 012.jpg 013.jpg 015.jpg 016.jpg 017.jpg 018.jpg 019.jpg 020.jpg 021.jpg 022.jpg 023.jpg 025.jpg 026.jpg 027.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頭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