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日前提到鄭愁予的詩,有所感便提提近來看的詩。看過評論,詩就是將一段話,enter5-10次,就是新詩,呵,不無道理。

而現在吸引目光的詩和年少不太同,看了會覺得『新』或『感』或『笑』,分享三首詩,完全不同風格:

 

第一首(來源:維基百科)

感想:這是符合『笑』,真的好貼切,難怪被捉,沒學當時其他作家,以現代文學之隱晦手法躲避查緝。

出處:《聯合報》登的。台灣警備總司令部認為這是影射蔣介石國民黨,把詩的作者署名風遲(本名王鳳池)抓了起來,副刊主編林海音也因此被迫離開《聯合報》。

 

<故事> 作者:風遲(本名王鳳池)

從前有一個愚昧的船長

因為他的無知,

以致於迷航海上

船隻漂流到一個孤獨的小島

歲月幽幽,一去就是十年的時光

他在島上邂逅了一位美麗的富孀

由於她的嫵媚和謊言,致使他迷惘

她說要使他的船更新,人更壯,然後啟航

而年復一年,所得到的只是免於飢餓的口糧

她曾經表示要與他結成同命鴛鴦

並給他大量的珍珠瑪瑙和寶藏

而他的鬚髮已白,水手老去

他卻始終無知於寶藏就在他自己的故鄉

可惜這故事是如此的殘缺不全

以致我無法告訴你那以後的情況

 

第二首詩

來源:洛夫,〈剔牙〉

感想:這是符合『新』,聯想力超強,年少時看過此詩覺得好毛骨悚然,現重讀覺同感,呵。

 

中午

全世界的人都在剔牙

以潔白的牙簽

安詳地在

剔他們

潔白的牙齒

 

依索匹亞的一群兀鷹

從一堆尸體中

飛起

排排蹲在

疏朗的枯樹上

也在剔牙

以一根根瘦小的

肋骨

 

第三首詩

來源:薄命詩人 楊華,〈女工悲曲〉

感想:這是符合『感』近年覺得富地域色彩特色之作家難得,這首很具代表性---在那個日治時代。

年少時曾在鄉鎮工廠打工,頗能體會。

 

星稀稀,風絲絲,

淒清的月光照著伊,

搔搔面,拭開目睭,

疑是天光時。

天光時,正是上工時,

莫遲疑,趕緊穿寒衣。

走!走!走!

趕到紡織工場去,

鐵門鎖緊緊,不得入去,

纔知受了月光欺。

想返去,月又斜西又驚來遲;

不返去,早飯未食腹裡空虛;

這時候,靜悄悄路上無人來去,

冷清清荒草迷離

風颼颼冷透四肢,

樹疏疏月影掛在樹枝。

等了等鐵門又不開,

陣陣霜風較冷冰水,

冷呀!冷呀!

凍得伊腳縮手縮,難得支持,

等得伊身倦力疲,

直等到月落,雞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頭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