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jpg 

每年寒暑大假總是規劃較遠的行程,有時為火車行旅或者賞花之行……等,數年眾多主題輪替著,但年年旅行總必定不脫這個位居東部樞紐卻還保有小鎮樣貌的,宜蘭。『她』之於我欣賞作家之故鄉------簡媜、黃春明等;『她』也像我那逐漸變形的母鄉------神岡,但某些地方仍保有特有鄉間情調及風情,使我定時如候鳥回歸般的朝聖。

多年前曾為抉擇掙扎,找過算命大師評批一番,說的大篇早已忘的七七八八,唯記得一段『……不管怎樣,妳這個人是不會得憂鬱症的,妳就愛趴趴走……』,無法以此句套用邏輯,但這幾年下來,有時煩悶搔頭到快禿,只要出去走走,心境自然平也能再往目標而走。所以總在春秋忙碌的兩季,想著將去之地,畫著要去之路,躁鬱之餘網遊一下欲訪景點之現況,有著寄託,平日反覆便不再難耐,反而因著殷殷期盼而能好好專注當下的努力。

有了小朋友們的旅行,大抵因A型緊張性格使然,總要查詢、確認再三,資料也準備充份十足,備案有著一、二及三,最誇張一次到六。不是不好,只是一切水到渠成,沒有偏差。然而遊樂中最開心、最令人難忘也就是驚喜------出乎意料的發現,有點隨興,視當日心情、天氣或其他因素等率性決定當日出遊路線。本次宜蘭之行不若前幾年總往博物館、產業活動等熱門地方走踏,也是事前因忙碌無暇預備太多腹案,只準備小鎮行走及必遊大方向簡單資料------獨立書店及宜蘭童玩節,手持兩張薄薄預計拜訪的資料及焦桐《臺灣小吃指南》和舒國治《宜蘭一瞥》,一家四口,隨即往舒老所指「心中最寶貝的鄉下」-------舊稱噶瑪蘭之地出發去也。

此行五日唯一確認即住宿地點,兩晚入住松園小屋背包客棧,兩晚在山區露營。從網路得到「松園小屋」的資訊,此為獨立書店也為背包客臨時居所,更是當地小農交流平台,自言為「環境、性別、親子、以農為本的實驗空間」。網站上介紹很詳細每月活動及入住需遵守需知,很喜歡醜話說前頭的明白,以免互觸彼此地雷,亮出底限才能吸引相對的訪客。中午左右即到達小屋,從不起眼檳榔攤小巷轉入即見一長道舖碎石小路及大遍落羽松,右手邊即為紅磚老屋,屋前大片草皮,像是舊時人家稻場,只是由水泥地改為草地,週遭環繞林木及田野,入夜只聞各式各樣大自然鳴放聲,此起彼落。九時即入睡,雙胞姐妹們說「好像住在森林中,沒有車子及人類的聲音耶」。五時即起,天已光,走著田間小路至鑑湖堂、登瀛書院…..等週遭景點,靜謐田疇就像只為我們而存在。一處由老屋改造的空間,白日為對外開放場域,晚間稍加移動,放個睡袋,便可舒適入住,看著古意空間,望著閩式木造屋樑,加上可使用簡易廚房,使我們更加深入地方,實踐吃在當地、住在當地的生活理念。

接待者阿雄告知隔日有在地具環保意識農人賴青松在員山住家的田間舉辦小農物產市集及拿出宜蘭街散步地圖及員山鄉小地圖介紹行走路線及特色小吃並詢問想至之點。行程一早即至宜蘭火車站親炙百果樹紅磚屋、相遇幾米畫作…等。累了即到舊書櫃二手書店喝個茶歇個腿,一家四口在舒服沙發上看書看到入迷,不忍離去。又走訪可以以書交換蔬果的「小間書菜」、大隱隱於市的「旅人書店」及「旅二手概念書店」等獨立書攤。大人至田間市集買了在地食材,聽個農人介紹其蔬果及現作吃食之可愛靦腆樣,小人們在洗蔥池玩水玩到瘋再到附近深溝國小及七賢國小解放體力,真是充實又悠閒的鄉間數日。

閒散二日,第三日即衝上武陵,邊開邊擔心,路況?小銀的耐力?天氣?又愛它的美,又怕它的艱難。沒想到二小時左右的晴空及意想不到的坦途,我們到了,位於和平的山上。到了目的地,陰天微風,前帳未撤,我們悠閒在旁先行打理午餐,一切吃食結束,開工搭帳時居然陣雨,兩老狼狽樣被躲在車內的大妞拍下,實在不能怪我等肉腳,這可是小藍第一次開搭,難免不順,呵。

三日皆食平淡湯麵及稀飯,但每餐飯後皆佐一顆香噴噴大桃,雖為次級特價品,但甜美可口無敵,每次食畢吮指再三,此等低價大啖碩果之幸福,離開此地實難享有。

二、三年前的武陵之行冷到印象深刻,本次熱夏前來,溫度真是剛好,景色無敵,大人或靜看或配書,小的們只著迷玩土,雖夜晚總有暴風驟雨偷襲,心情也絲毫未受影響,幸而白日大都微雨及陰,離去收帳時幸而未雨,三日在那兒,清清淡淡,平平常常,走走停停,吸著難得清淨之氣,心情大開。

旅程末日,來到最後妞們期待的高潮------童玩節,對於首次入園的小孩們來說實則為一處天堂之地(然,對大人來說則未必),有水有陽光有遊樂器材的樂園。選擇平日入園,早早人潮仍是滿檔,好運的我們等待不久居然排到一席大傘下的位置,帶著一鍋綠豆仙草湯及水果,手持小書,守護物品家財並隨時招待玩累的一大二小吃食事宜,那三口人來回撕殺無數次,於日頭斜照,嫩皮轉黑,方才甘願回程。

今年東部之行,以貼近當地生活及時令,走讀數家獨立書店、田間小弄、山間飄渺、小吃特色及農家菜蔬皆有親炙;走訪數家獨立書店,業有專攻,有著性別、社區、旅遊、大眾、文創等議題,小小卻都各自燦爛。悠閒晃著、蕩著,忽然間彷彿有點明白,昔日作家筆下窮山惡水之地,何以孕育許多文人志士書寫在地或致力使人們回到土地上的農村運動者,或許他們想找回簡媜所言,昔日六零年代農村的暖度吧,力量正一點一滴集結著。

 001.jpg

001.jpg 

001.jpg 

00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頭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