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jpg

數天前看了FB芭友改良版的蘿蔔絲餅!嘴真饞了,就來做個改良版吧。作好的晚上母女三人吃了快半,早上以烤箱加熱給加班到清晨才回家的老賴食用,居然還批評咧→皮有點厚,俺看你的皮太厚了吧,居然敢評論,好樣的。

本次採用作法大參照網路,但:

1.鹽減3/4,還是有點小鹹,搭配湯食用是ok。

2. 白蘿蔔『不去皮』刨絲,當季沒苦味,讚。

3. 添加全麥麵粉:一半中筋+一半全麥麵粉

4. 橄欖油改成家中現有之苦茶油。(家中有什麼就用什麼)

最後,作了12顆,二大二小分二餐食用,一餐成本約40元(四人總和)。

隔日,想起還有許多絞肉,換個口味,來做個包子吧,又不用油煎,加熱也只要萬能的大同電鍋,就是它了。之前是做過饅頭,包子應差不多唄,google一下作法,大約如法泡製,也是減鹽及利用家中現有食材,利用網路寫要加紅蘿蔔泥,用完了,反正應是添色及加甜味之用,改採南瓜(另籠改地瓜,也ok),效果一樣。成品一出,不僅老王賣瓜,好吃到吞舌(好了,承認是巴肚腰作祟),愛吃高麗菜的妞們也是稱讚連連,飄飄然又做兩籠冰入冷凍,存糧來了。

小時少有機會吃包子,更別說餡餅,那是高中之後工業化生產影響造就低廉價格才成為家中早餐常備選項。在那之前印象中只吃過一次包子,那是阿爸偷偷買的,還要我們不可說,但愛現的孩子怎能控制,難得單獨出門的老母回來,一脫拉庫都說了,還說老爸煮了一道好好吃的菜,多好就有多好......。(現都忘了,只記得不同於媽的清淡,很濃郁,人總愛嘗鮮嘛)

但是同為小麥製品的麵條就很頻繁了,因為便宜及易購吧。早期老爸總有一卡黃色塑膠的正方箱子,無蓋,假日總見他以野狼125載著她到寫著大大的字「福利社」買著一箱家用品,其中定有扁扁粗粗的麵,十多年沒變過,都是買那種,以致於長大後怕了這種樣式的,愛吃刀削、細的、烏龍麵甚至與它長的很像的板條都愛,就是無法喜歡上那種粗扁。從小老父為家中主要經濟,有次面臨斷之虞,米缸空空,只剩那扁麵,母啊居然以糖調味煮了一餐,不嗜甜的阿父說太奇怪了,以後不要這樣煮。

 123.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頭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